2013年10月通訊: 為咗夢想,你可以去到幾盡?

通訊

「為咗夢想,你可以去到幾盡?」
「無夢想同一條鹹魚有咩分別?」

每個人都可能曾經有夢想,但往往因著年紀漸長或忙碌的生活忘卻。

忽發奇想

年初在facebook 中得悉「待用咖啡」 [(意大利語:caff o sospeso),指匿名人士提前支付了一杯咖啡的錢以行慈善,讓有需要人士可以免費享用的一種行動和文化],非常認同其中的理念,令我在一次燃起夢想,夢想在facebook 開設專頁、建立平台、聯絡小店、印制愛心劵,讓有心人可以參與,將「待用食物」在香港推動,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懷,以及扶助弱勢社群。

拜訪取經

在聯絡有心人、和網絡搜尋相關資料之後,我們一行四人在黃昏時份到被視為良心食店、窮人飯堂的北河街燒臘飯店拜訪明哥,探討「待用食物」的可行性。

明哥剛巧去了附近的街道派飯給露宿者;我們等了良久,突見店外有一群人擁擠到後巷,隨即跟隨,一看之下恍然大悟,明哥在派發飯票給有需要的街坊,街坊憑劵可免費用膳。一輪混亂後,我們終於有機會與明哥傾談,為節省成本,明哥凡事親力親為,他的善行感動了一些食物供應商,以優惠價錢,甚至免費供應食材,讓他可以繼續派飯。每星期他總有幾天會親自派飯,更鼓勵市民購買愛心飯 ,讓有需要的街坊得到飽足。閒聊間,有教會人仕探訪明哥,自動相約協助派飯事宜。明哥的自發行動,讓人與人之間的愛,得以彰顯。

巧遇 Benson

「平等分享行動」的Benson Tsang剛巧來找明哥,我們將計劃與他分享。他認為「待用食物」在香港較難推行,「平等分享行動」註1 則比較可行。

Benson 每隔一、兩星期就會找明哥,明哥將一個透明膠盒交給Benson,盒內藏著約600張不同人士購買的飯劵 及一些餅卡。購買飯票的人互不相識,但基於「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買票後交由明哥或者 Benson 這個「郵差」派發。從他口中知悉不少區已有類似明哥的小店在服事街坊。Benson 更即席教我們用鈔票摺「心心」,將關心、愛心與別人分享。

50變16000

Benson 更分享了一些「古怪和不合常理的事情」。話說Benson 於農曆年期間將用50大元摺的「心心」交給一位診所護士,請她試一試送給拾荒的老人家,她給了診所的醫生看,恰巧那醫生原來是認識Benson的,出於一些原因,醫生不想收其中一位病人的手術費,但程序又需要收,便與該病人分享了「摺心心」的做法,最後兩人決定將手術費交Benson分享出去。一共是16,000大元,共可摺320個50元「心心」。

親身體驗

我們當晚即興與 Benson 一同到夜墟派飯票,與街坊傾計。由於天氣悶熱,為了拉近與擺地攤街坊的距離,我們都是蹲在地上和街坊傾談,蹲了不一會兒,雙腳已感麻痺,關心和愛原來是需要身體力行的。

原先只計劃在電腦前打打Facebook,聯絡一下小店,舒舒服服地網上推動待用食物;神卻讓我們巧遇 Benson,或許先前所想的不是很需要了,現在反而會嘗試聯繫朋友,一齊開始平等分享小行動……

後記

原來有這個夢想的不只我一人,在facebook 開設了專頁,名為「區區有飯開」,大家可以到愛心飯店買下手寫飯票,再分享給區內有需要的社群,令他們能得到一兩餐的溫飽。

一個人的行動,可以感動身邊的人,引發別人參與,讓愛得以延續,你願意多走一步嗎?

註1:平等分享行動是一個信念,行動沒有施與受的身分,參與者是需要走進社區,將自己擁有的和別人分享,是一個沒有階級、身分平等概念的分享行動。

文: 加菲

通訊
家屬問病情

「姑娘,我媽媽今日血壓點呀﹖心跳點呀﹖仲有冇嘔呀﹖」 「阿Sir,點解我爸爸今日好似唔係好認人咁既? …

通訊
「不能動、不能說的你」

在兒科病房內,平日看見紅十字會的老師講故事給「你」聽,雖然我們不知道六歲的「你」能否聽明白,六年多來 …

通訊
2018年04-05月雙月刊: 護「事」話你知

叮噹! 對講機傳來一把女仕的聲音,護士,我是已登記XX醫院嘅產婦,我覺得BB有點異常,我擔心所以我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