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通訊: 生命教育分享糸列(八)- 幸好我還是留下來

通訊

多年前,長居海外的友人突然回港;甫踏入機場大樓的她,隨即透過投幣電話機向筆者炮彈連轟地吐:「他們著我接受為老大擔幡買水的安排,勸我也要和他們共同披白帶孝,並與他們一同茹素及見證超度法事等……你說,他們的理據何在!倘若我真的如此就範,我將如何在眾奔喪的親友面前,身體力行地證明自己是個基督徒!」歷連番安撫下,筆者才得知友人的長兄因突發性心肌梗塞,被發現安然離世於獨居的家中。

這位年越花甲卻生性逍遙的長兄,除因外遊而曾草率立下的平安紙外,對自己的生前及身後事,卻未留下半聲交帶。一向信奉神佛滿天,並曾走訪過各大宗教派別的他,彷如一位尋根不粹並遊戲人間的遊子。為這不辭而別的老大舉辦殯儀喪事,確實苦煞眾弟妹的思量。正因長兄生性爛漫,無兒無女,且浩愛逍遙,幾位既無特定宗教信仰的弟妹(友人除外) 便定意以道教的殯喪禮儀為他致最後的辭別敬意。然而,對還未能完全接受長兄突然離世的友人來說,這位曾應她的邀約而參加過基督教佈道會的長兄,又何曾自認過是道教的信徒呢!如今一切在眾兄姊的細緻安排下既已準備就緒,友人當然深知那是易轉不來的事實。只是這個藉之吐心聲的來電,除了是要找個局外人評評理以外,友人的目標還是要求筆者到靈堂弔唁,好讓她於守靈當夜的特定時份,能藉接侍並陪送客人外膳為由,以促成她避席於齋戒、並得以逃離一切度亡儀式等等而已。

相比於見證婚盟,筆者從不就小故請辭於靈堂弔唁。然而,今次弔唁背後的動機,確實讓筆者踝足不前。縱然友人言之鑿鑿並以自身為基督徒的理據,強調不能妥協於與家人共事道教殯葬儀式的安排;然而,與家人同心共度一個以敬以誠的惜別活動,就足以抵觸了我們作為基督徒的身份嗎?倘若一如友人所策,前來弔唁的基督徒竟在主家極需凝結內聚力的時刻,拉走了家屬中的成員,這一舉操又何嘗是個恰宜的見證呢!

確實,作為基督徒的我們都是世上的光,光照在人前,叫世人看見我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我們在天上的父(參太5:14-16)。然而,什麼才算得上是好行為呢?保羅曾說:「凡事都可行,但不一定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林前10:23-24)。那甚麼事是可行的呢?靈堂弔唁是去定了,但取態應當如何才不失為主作見證呢?當下,筆者暗裡趕忙祈求聖靈賜予回應的智慧,並為友人的內心得享平安而禱告。一輪嘮叨後,還是友人猛然記起輸送帶上的行李,兩人隨即相約於友人下榻的區域再討對策。

翻開聖經,筆者連忙參看那「凡事都可行」所指的是什麼。從哥林多前書第十章的前文後理看來,「地和其中所充滿的都屬乎主」;那麼,守靈夜所設的齋膳若非是獻過祭的物,基督徒經感恩謝飯後確實是可進食的(參林前10:25-33)。至於道法施行之時,作為基督徒的家屬成員應如何自處,筆者就參看了福音書中耶穌曾在利未家裏與稅吏和罪人一同座席用餐(參可:2),並在安息日裏多番替人治病(參太12;可1、3;路6、13;約5、9)等記載;原來真正的好行為並非單靠外顯對律法的順從,而是要學效主耶穌去成全律法(參太5:17),也唯有透過「愛主、愛人」才得讓律法完全(參羅13:10;太22:40)。感謝聖靈的帶領;這下子筆者知道應如何與友人過渡這個屬靈的挑戰了。

那個黃昏,筆者按約定的對策先到靈堂前行鞠躬禮,之後便隨友人的帶領到跪於靈堂前左側,跟眾家屬成員一一慰問。有別於身穿素白並前幅比後幅短之掛袍(喻作「短去長留」,即逝者已矣、生者長留世上之意) 的兄長們,與及頭戴尖頂並邊長不一布帽(也喻作「短去長留」之意)的姊姊,友人腰繫黑帶(顯示她作為信徒的身份),並選擇了留守在靈堂接待處打點一切煩瑣雜務(以持守她的雙膝只可跪拜耶和華)。這也是說友人已不再執著要借筆者陪她避席了。相反,到了特定的夜膳時份,兩人更陪同前來弔唁的親友在靈堂左側的廳房內茹素。如此作了,並非認同「戒殺生」能讓功德回向亡者這個信條;只是兩人深信留下來,以柔和、以謙卑的心去服待,更能身體力行地為主作見證吧了。

由於友人的兄姊們皆視長兄如父,因而整個殯喪的舖排都以極高格調的模式進行。靈堂前右側擺滿了樓房、房車及侍婢等一應俱全的紙糊紮。坐在筆者身旁的友人非但沒顯出一絲預期中的不安,反之,她還興致勃勃地為筆者解讀每件紙糊紮背後的含意。原來於四、五十年代,友人的祖家都是從商的。當時,家財萬貫,僱傭無數,紙糊紮樓房上的題名,正是當年舉家居住於港島區的大宅名號;而紙糊紮房車上的號碼,更是他們兒時座駕的車牌號碼。至於道士們的辭靈誦經並打齋,就勾起了友人孩啼時與先祖們的生活點滴。守靈夜,筆者就在友人串串回憶的述說中渡過。

一年後,接到友人發出的電郵。內裏寫著:Hi buddy, 感謝你當天的陪伴和參與;我慶幸自己接受了你的忠告,並留守在靈堂裏與我的家人一同為老大作了最後的致敬。我更感謝兄姊們於喪禮上為老大所作的一切安排,這並不表示我已認同他們一廂情願地替老大選擇了以道教儀式舉殯,只是……你或許還記得那年,正留學海外的我……錯過了父親的喪禮……內心那無底洞彷彿就被今回奔喪老大的過程填補了。感謝神藉聖經的提醒讓你否決了那個大逃亡的笨策。我也得老實地承認:幸好當天我還是留了下來,否則我的人生將又多添遺憾了今天,面對鏡框內的自己,我敢說我的傷口癒合多了……

心結、逃避、遺憾、奔喪、參與、以愛證主、療傷就是這麼縱橫交錯的一回事。感謝主,主若願意,願賜筆者堅守「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8:28)」。願榮耀頌讚歸予我主我神,阿們。

文:劉佩玲

通訊
家屬問病情

「姑娘,我媽媽今日血壓點呀﹖心跳點呀﹖仲有冇嘔呀﹖」 「阿Sir,點解我爸爸今日好似唔係好認人咁既? …

通訊
「不能動、不能說的你」

在兒科病房內,平日看見紅十字會的老師講故事給「你」聽,雖然我們不知道六歲的「你」能否聽明白,六年多來 …

通訊
2018年04-05月雙月刊: 護「事」話你知

叮噹! 對講機傳來一把女仕的聲音,護士,我是已登記XX醫院嘅產婦,我覺得BB有點異常,我擔心所以我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