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不可愛,如何去愛?」— 2024 NCF AO Camp後感
文:宜
「如不可愛,如何去愛?」這個營會主題,其實是筆者有份提議的。原因是,雖然主耶穌明確教導基督徒要「彼此相愛」,「愛人如己」,但我察覺自己對以下兩類人,是很難一下子就很容易很愛的:第一類,是跟自己價值觀大相逕庭的人。而第二類,就是深深傷害過自己的人。
面對第一類人,筆者曾因不懂自處而陷入情緒病的低谷。當中經歷過的情緒,譬如有,看見有同事多年被職場欺凌,但自己又無力改變現狀的無奈;看到有同事明明不是她犯錯,卻被冤枉做錯的憤怒;面對自己在一些病人突發事件後已盡責立即報告主診醫生,並為病人即時做了評估和檢查後,該醫生仍批評自己沒有詳盡報告的委屈。不約而同地,筆者身邊的護士/護士學生朋友都有著大同小異的經歷。
在本年度的NCF AO Camp營會,五月三十一日晚上的「如不可愛,如何去愛 — 溝通技巧工作坊」裡,工作坊的講員,那打素全人健康持續進修學院 (NICHE)導師暨資深社工,一開始就邀請參加者思考,在問「如不可愛,如何去愛?」這個問題前,是否應該先去深思,「如不可愛,為何仍要去愛?」然後,她講述,其實每個人就跟其他人溝通時,都是不自覺地帶著不同的「其實你毋須背負的背包」來與人溝通,而「背包」的例子有:自己的過去,對自己或別人的期望,罪疚感等等。換言之,有人也許對某一個同事特別厭惡,未必一定是因為他很憎恨那同事,而是有機會是,那人把一些自己曾很憎惡的人投射了在那同事身上。而且,當講員邀請參加者去思考,為何有些人會變成一個「別人很難去愛」的人時,有參加者也嘗試代入,譬如一個會欺負別人,傷害其他同事的人的心理,也許,是因為那人未處理好自己的「自卑情結」,於是要靠貶低他人來讓自己感覺良好。
另外,當晚講員也提及,每個人看待其他人和事,總各自戴著自己的「有色眼鏡」。而不同的童年經歷、性格、背景等,就會形成不同的「有色眼鏡」。若要做到富有同理心的溝通,講員鼓勵參加者先放下自己的「有色眼鏡」,然後嘗試用心感受對方的情緒,再把自己代入對方的處境和心情來去諒解對方。
至於面對一些違反自己價值觀的事情上,講員指出,「接納」(acceptance) 並不代表「認同」(approval)。意思是,我們可以把「人」和「事」分開去看。我們可以不認同某些令人髮指的言行,但同時,我們也可以接納那個人的本身,因為那人的某些言行,也許是源自他一些長年的創傷,而且他自己並不察覺到。
講員最後總結說,假如眼前的某人真的讓自己感到很難去愛,其實是不用逼自己立刻就要去愛他/她。而一位前香港中文大學護理學院副教授基督徒前輩也補充說,在一些難以去認同對方價值觀的情況下,「即使一句話都說不出,我們至少可以為他祈禱。」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彼此相愛。 你們若彼此相愛,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 (約翰福音十三34-35)。
求主憐憫幫助。
下載CARE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