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 35期: Less is more 舒緩科的獨特之處(Part 2)

CARE 雙月刊

其次,有不少家屬會問,當病人開始減少進食,醫生是否需要為他吊鹽水呢?在筆者的院舍,的確有病人會需要吊皮下注射的鹽水,但不算常見。原因是,末期患者一般來說吸收鹽水的能力逐漸下降,如果是本來已經肺部積痰的患者吊鹽水,很有可能會令患者積痰的情況更加惡化,帶來更多的不適。相反,如果沒有吊鹽水,病者有機會可以因較少積痰而感到更加舒適。

心理方面,我們也會盡量想減輕病者和家屬的壓力。在大部分情況下,有別於醫院的護理,我們在詢問病者的「攝取及排出量」時,會避免問病者和家屬的攝取量,反而主要紀錄排出量。這是因為,食慾下降是其中一個末期癌症常見的癥狀。如果我們每一更都多次詢問病者或家屬,病者食量多少,有機會為他們帶來了一種「我是否食得不夠多,所以做得不夠好」的壓力。

總括而言,紓緩科的大方向,就是希望將末期患者的不適減至最低,以致患者在世的日子可以享有最好的生活質素。因此,有時候,醫護團隊表面上減少了的護理,實際上是為給予病人和家屬更多的舒適,更多的關顧。

文:宜

CARE 雙月刊
CARE40期:護士話你知-史蒂芬强生症候群與別嘌醇

史蒂芬强生症候群與別嘌醇 近年,媒體報導了一宗因服用痛風藥物別嘌醇(Allopurinol)而引發「 …

CARE 雙月刊
CARE40期:醫院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醫院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醫院總是容易給人負面的感覺,除了看到新生嬰兒誕生的喜悅外,這裡 …

CARE 雙月刊
CARE 40 期: 亦師亦友的同行者

  亦師亦友的同行者 醫院會給每一年新畢業的護士學生安排一星期的入職培訓,由資深護士參與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