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40期:醫院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CARE 雙月刊

 

醫院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醫院總是容易給人負面的感覺,除了看到新生嬰兒誕生的喜悅外,這裡往往是個經歷悲傷分離的地方,即使較多時病患能從病痛無助中,靠著醫護團隊各方的關懷,因而體會到大病得癒、小病是福的慶幸,當中所經驗到的悲喜交集也不是一般人能輕易正面樂觀面對的;尤其是不少病患都需要經過無數的等待、焦慮、疑惑、孤獨、治療不適等實實在在的負面狀況。

作為在醫院最貼身護理病人的一群,護士往往更需要顧及病人和家屬的反應,尤其當病人出現了緊急狀況,我們都會嘗試儘快通知病者家屬,好讓他們能及早知悉情況及作出決定。即使情況再差,醫護都必須平靜而快速地將情況解釋清楚,甚至指示家屬當下該立即作出怎樣的回應,如怎樣以最便捷和安全的方式來醫院、還需要通知誰及帶備甚麼等等;更有時需要在數分鐘內不斷和家屬保持聯絡。

醫院確實是一個不太受歡迎的地方。

然而,往正面的方向去想,香港的醫院和醫護人員已很大程度上予人一種實在的安全感了。人總有機會要面對患病衰老或天災人禍,像機器一樣,需要到醫院作一番檢查、修理、維護和更新。故此,醫院有時正正發揮出讓人”起死回生”的功能,使人不單從病痛中舒緩過來,更令康復者更注重自身的全人健康(well-being) 。誠然,很多曾經不願戒掉煙酒的病人,因為一次突如其來的心肌梗塞或腦中風,一次住院體驗就戒掉了不少壞習慣。又試過一些”不幸”的青年因為一次意外住院,因著住院期間所見的人生百態,康復離院後就更懂事和珍惜生命,整個人也成長了不少。

 

當然醫院不能也不應充當”全人健康的更生所”,但當人在身心軟弱無助時,願意坦誠地面對自己的問題、陋習或不堪,最好還有合適的醫護、家人、朋友扶助一把,相信一次在醫院的”生命成長旅程”定然可令人終身受用不盡。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做隨時的幫助。」聖經 希伯來書4:16

 

文:HKNCF

下載CARE40期

https://ncf.org.hk/download/6410/

CARE 雙月刊
CARE40期:護士話你知-史蒂芬强生症候群與別嘌醇

史蒂芬强生症候群與別嘌醇 近年,媒體報導了一宗因服用痛風藥物別嘌醇(Allopurinol)而引發「 …

CARE 雙月刊
CARE 40 期: 亦師亦友的同行者

  亦師亦友的同行者 醫院會給每一年新畢業的護士學生安排一星期的入職培訓,由資深護士參與並 …

CARE 雙月刊
CARE 40 期: 代禱事項

1) 請為護士學生禱告。記念他們學習、 測考和實習,將一切重擔交託神。 2) 請為在職護士禱告。 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