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通訊: 生命教育系列讀後感

通訊

筆者劉佩玲(Teresa)是我念護理學時的老師,她是一位非常關顧學生的老師: 教學認真及具有見微知事的洞察力;對病人有愛心,亦是既細心又有耐性的護士。我在離開學校多年後,十分感恩能通過文字,再一次能聆聽Teresa的課和她的教導!

我相信每一位護士在護理的生涯中,一定遇過您所照顧的病人離世,或是安慰過離世病人的家屬。面對這些處境,甚或去處理自己面對死亡這件事內心深處、有否感到無能為力的感覺!猶記得多年前,我剛調到內科病房工作,有一位年約三十多歲男病人因腹水(ascite)入院,他因患有末期肝癌,所以久不久就要入院抽取腹水,那一天我返P更、剛接過更不久,就聽到同事喊說幫忙的聲音,因那位男病人剛剛大量吐血而陷入昏迷中,最後他在家人未能趕來以先,已經離開了世界。他,遺下他年輕的妻子及兩個尚在念小學的兒女……。

當我一邊閱讀每一篇生命教育單元時,我的腦海就會出現,在我護理生涯、個人經歷中遇過或參與其中的生死片段,例如上文剛剛提及的那位三十多歲的未期肝癌病人,使我再次正面審視自己那一次面對死亡的經歷及反思。筆者在文中(單元九)提及“多年的護理生涯,曾見證過多次的生離死別。然而,守在瀕死者床邊的我們,可曾想過下一個離去的人會否就是自己呢?或許基於那自我防衛的驅使,我們已把自身與瀕死者所面臨的處境過於「間隔化(compartmentalize)」了;既然病人的死亡是個「他者」的問題,那麼醫護人員豈不但求緊守自己仍是「活著」這份安穩就了當了嗎?然而,這樣活下去的話,我們豈不是一次又一次地白錯過了「重塑生命價值」的好機會呢!”這一段文字確實對自己有如醍醐灌頂的感覺,我是否正正錯過了「重塑自己與他人生命價值」的好機會!以致於多年來,每當我回顧這些片段時,內心總覺得有所缺失!

在《生命教育系列》中,筆者除了在學術的層面去解讀死亡,當您閱畢十二個單元後,您有否感覺您似乎與筆者共同經歷了數次的生死時刻?每一個筆者所分享的真實案例,由筆者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除了感動人心外,重要是學習如何正面、有智慧及有勇氣面對死亡,從死亡中學懂怎樣珍惜、愛生命,活在當下。當中最寶貴的是,筆者在經歷過程中,全然的依靠、信任及仰望神,這樣的信心確實值得我們學習。容許我再次衷心感謝Teresa,她用心撰寫的《生命教育系列》十二個單元,我確信Teresa正「以生命影響生命」!

文: 莫寶鳳

通訊
家屬問病情

「姑娘,我媽媽今日血壓點呀﹖心跳點呀﹖仲有冇嘔呀﹖」 「阿Sir,點解我爸爸今日好似唔係好認人咁既? …

通訊
「不能動、不能說的你」

在兒科病房內,平日看見紅十字會的老師講故事給「你」聽,雖然我們不知道六歲的「你」能否聽明白,六年多來 …

通訊
2018年04-05月雙月刊: 護「事」話你知

叮噹! 對講機傳來一把女仕的聲音,護士,我是已登記XX醫院嘅產婦,我覺得BB有點異常,我擔心所以我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