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感恩,可以幸運地成為現世代的護士;當中,我更感動我有著現世代基督徒護士的身份。
護士這專業經歷二百年,兩個世紀期間有三個階段的演變:第一個階段,以疾病為中心,著重看病、不看人,工作內容就是打針、派藥。第二個階段,以病人為中心,開展評估診斷、實施評價,採用科學的工作方法——護理程序來做護理。第三個階段,以人的健康為中心,考慮到生理、心理、精神、文化、社會多方面的因素,護士的服務對象不再僅是生理上的病人。二百年後,護士服務場所由醫院延伸到社區和家庭;新冠疫情當中,護士服務方式更從傳統的面對面,加速發展延伸到線上,遙距護理在現世代不再是夢。有人的地方就需要護理,進入人群是我們的工作。現世代的護士需求比我們以往想像的更大更大更大。所以,當聽到一些人形容護士的工作是「服侍病人」,我都很想回答:「不!不只是病人,應是『服侍人』」。
2021年國際護士節主題為「護士:引領之聲——未來醫療保健的願景」,現世代的護士的使命不一樣,從前只被看為服侍軟弱的人,在未來具有「領導」作用。上帝在未來要更深地使用我們的身份,然而問題是我們如何回應這份召命?
每位基督徒護士的崗位與信仰經歷雖然都不一樣,但面對這份震憾我心靈的召命,我相信我們彼此在現世代都有同等的呼召,因為上帝不會只呼召我一人。有人的地方就需要護理,護理工作中需要一班具備同理心,尊重生命,認真工作的護士隊伍,例如不斷提高護理的質量、減少不良的作業、維護人類的健康、發現人群身心社靈的需要等。但今天的護理工作挑戰很大,要在眾多沉重工作中常存憐憫、溫柔;要在擁有更高專業知識下常存謙卑、無私;要在全球面對新興傳染病下常存勇氣、喜樂,一點也不容易。基督徒護士間需要彼此牧養、彼此輔導和彼此守望;一天晚上下班後其實已很疲累,但因平日晚上需要進修上課都沒法經常出席護士團契,於是當晚我便決定參與團契了。回家後,我的丈夫對於我參與團契表示很驚訝:因為出於愛,他知道我那星期工作較沉重,猜想我會選擇回家休息。但這些時候,越工作繁忙代表接觸的人群可以越多時,我更感到需要上帝的同在,需要抓緊聖經的知識幫助我生命建立底氣,需要多聆聽主內的聲音,內裡的素質才能夠在不同的挑戰下顯出堅實,以至可以正面影響另一個生命。
這份工作不是一直只有不斷服侍人與付出愛,當我閱到聖經中「You’re blessed when you care. At the moment of being ‘care-full,’ you find yourselves cared for. Matthew 5:7 MSG」我深感被安慰,在每一個照顧人的時刻,我們都會被上帝充分照顧。現世代基督徒護士是被祝福的一群。
文:熊丹
下載CARE 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