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通訊: 他悶在病床上

通訊

第一次臨床實習獲派去Acute Stroke Unit (ASU)——急性中風病房。這病房位於醫院頂樓,步出升降機後直行到走廊盡頭。這裏的病人主要是毋須接受手術治療的中風患者和患癲癇症的,同時亦有不少因其他內科病房爆滿而轉送過來的病人,例如患腎病的、糖尿的、高血壓的……

第一天九時正到病房報到,穿著整齊的紅色學生制服,束好頭髮,掛上了証件,衣袋中已預備好紅色和黑色原子筆、尖圓頭的剪刀,還有記事簿。「叮,十樓,Tenth Floor」, 步出升降機門,心情既興奮又緊張。踏進病房裏,環境很擠擁似的,走廊都是常常見到的那些camp bed (可摺式的臨時病床),「人」來來回回穿梭病床之間,有病房助理、各院校的護士學生、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清潔姐姐等等,當然,還有剛剛開始巡房的醫生。護士在處理一疊疊排牌,病房的電話又響過不停,像是十分繁忙。

病房是圍繞Nurse Station的「三邊」設計,左右兩旁的病人比較年青,活動能力較佳,可自行去洗手間。中間的俗稱為「大房」,多數病者較年老或病情較嚴重的,需臥床和緊密觀察。

護士學生的職責是處理病房的常規工作( Routine),要臨床實習合格升班就必須好好掌握。包括維生指數量度、驗血糖、出入量紀錄、照顧病人大小便、轉身、抹身、洗澡、餵飯、餵藥、胃喉餵食、洗傷囗、插胃喉和尿喉、換點滴、抽痰、應call bells、扶抱病人、帶病人做腦掃描、防止病人爬床跌倒、報告異常觀察、預備隨時被問書等等。

初初未適應「追更」的工作模式,回家經常失眠,夜裏不住想著當天發生的事:忘記給10號床「鴨仔」、22號伯吃得太少,翌日可能要插上胃喉、30號阿的手腳愈來愈水腫、25號又抽搐、第一次學「上肚水洗肚」(腹膜透析治療);又或某某姑娘無視我的報告、某某又催促我做快一點……

一段日子過後,routine漸漸上手,感覺輕鬆不少,偶爾能夠做到同時與病人談話。有一位伯伯叫阿,第一次看見他,不明白他為何不臥於枕頭上,還把它丟在一旁,若是給經理看見如此不整齊,必然又會被訓斥一番。於是馬上去了解一下,他說因為右手雖沒有損傷或腫脹,但卻感到疼痛難消,用枕頭墊起來會使痛楚減退一點。頓時感到易辦得多,多給一個枕頭便行了。談聊一會後,他表示年輕時在玻璃廠工作,面對熊熊烈火,徒手觸摸燒熱了的玻璃也不覺痛,還即席示範「吹」玻璃樽的手勢,一日製造廿多個。但現在卻時時手痛,很無奈。雖然如此,他卻勉勵我,要慢慢學習,「由低做起」,將來遇上火燄也不會痛。他很健談,像很久沒有聊天,悶在病床上。如是者,每天我也會找他寒暄幾句,替他解解悶。

第三個星期,阿的情況轉差了,由15號床移到大房,他漸漸變得思緒紊亂,認不到人了,需要高濃度氧氣支持、臉色很差,要接受輸血。我心情很沉重難過,不敢逗留在他身旁,怕自己會哭。後來他漸漸昏迷不醒,兩天後便離世了。還記得那天,我請了同學替我為他包裹,自己只敢遠遠目送他上「花車」。

在這病房實習的一個月,就如一張白紙,經歷的都是十分深刻。不論是第一次為病人轉身、換片,或是參與急救、包裹屍體…… 第一次看見病人由說說笑笑到死亡,覺得生命很匆促。日日在病房營營役役,文件一大堆,真正走到病床邊、體會這些生命的故事的又有多少時間?

做學護的時候最幸福,因為你可以用最多的時間在床邊工作,而這到現在也時常成為我的提醒!

文:Stella

通訊
家屬問病情

「姑娘,我媽媽今日血壓點呀﹖心跳點呀﹖仲有冇嘔呀﹖」 「阿Sir,點解我爸爸今日好似唔係好認人咁既? …

通訊
「不能動、不能說的你」

在兒科病房內,平日看見紅十字會的老師講故事給「你」聽,雖然我們不知道六歲的「你」能否聽明白,六年多來 …

通訊
2018年04-05月雙月刊: 護「事」話你知

叮噹! 對講機傳來一把女仕的聲音,護士,我是已登記XX醫院嘅產婦,我覺得BB有點異常,我擔心所以我想 …